注册登录注销
 
  相关内容列表:
关于班级个性化教育的一点感想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3-10-31

翻看十八大学习材料, 无论是胡锦涛还是习近平在报告中,都将教育摆在了治国方针的重要位置。胡锦涛在报告中提到“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习近平提到“要学有所教”。  稍微去反省一下,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社会呼唤正能量的时期,在学生思想日益多元化,敏感化,叛逆化的时期,我是否还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师德水平, 是否还有强烈的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是否真的能够做到学有所教,是否也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这些现状和这些疑问, 不想则已,一想到就会让人如坐针毡。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份资料: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日本的小柴昌俊先生曾经在学校是以倒数第一的成绩毕业的; 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霍夫特博士在作客《文汇报》时他以多年学与教的经验,认为“最聪明的优秀学生,不是那些对老师言听计从的学生,而是那些不那么听话的学生。” 这些事例,这些话,也让我产生自我怀疑:我碰到过很多倒数第一的学生, 更接触到过很多的不听话的学生,我又能怎样才能也让他们变得优秀起来,或是变得好一些?

 

我在20093月份真正接触到“个性化教学”这个概念。越来越多的如坐针毡的疑问,越来越多的自我怀疑,让我坚定地确信“个性化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的无与伦比的作用。

有一句很好的励志名言这样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废物,只有放错了位置的才华。”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我也这样认为过,我们很多学生就是个废物:中考失利,高中不努力,上课睡觉,回家打游戏,在校抄作业,但是我也曾看到这样一些真实的事情: 411号的清晨大约6:40的样子,一个高二学生的边走路边看书, 411号的中午我自己班级的一个男生在边吃中饭边看书, 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班上一个是十分让人头疼的学生在我不知情时候往我办公室的抽屉里放了一块生日蛋糕, 在高二近一年的时间里,班上的学生几乎都能在7:00前教室。 这些都让我深有感慨:原来,即便他们贪玩,但他们还是知道学习的; 即便他曾经是被学校处分过的学生,但他也有让你感动的时候;即便他们习惯了松散拖拉没有好习惯,但是他们还是可以做到你的严格要求的。 他们也应该不是废物,只是暂时放错了位置。

那么,我要做的是:怎样让他们能够经常保持这样的学习紧迫感,怎样让他们内心能够经常是柔软的,而不是僵硬的,或是过激的;怎样让他们能都常常严格要求自我。

我想,我要做的还是: 在集中教育的背后, 做好大多数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工作。

关于“个性化教育”,它是一个很深的话题,仁者见仁, 我想谈一下我浅薄的认识:我觉得在“个性化教育”中,首先要做到的是要有耐心,对每个学生都有耐心,相信他终会有一天会做好一些。其次是要仔细观察, 观察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是重要环节。再就是真诚地沟通交流,在够通交流中实施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高二上的期末考试前,我曾经跟班上李晓雄同学打了一个赌,他平时考试成绩在班级20名开外, 我赌他进不了班级前10名, 如果他能考进我就输了。 结果,的确出乎我意料,他考的是班级第8名, 外语排名年级第一。 我输了,但是我内心很高兴。或许真的是没有废物,只有放错了位置的才华。

前几天高三宋老师提到“教师的职业倦怠”,深有同感。但是,脑子里还记得多年前的这一幕:06年的时候,当时在一个寄宿高中教书,学校附近的学生可以在晚上上完3节晚自习后回家,那时是大约晚上9:30的时候,我提前回家,出了校门,看到在校门口的“状元桥”的附近有个小小的烟火,走近,看到的是一个坐在桥墩上抽烟的人,旁边防着一辆自行车,原来是来接孩子回家的家长。 当时天已经很冷,不知道他在那桥墩上坐了多久。 这一幕,一直铭记在我脑中, 它也时时鞭策着我好好工作。

                                                                                                                    西南高中  艾年华

 

版权所有:民办西南高级中学   校址: 番禺路800弄22号
邮编: 200030   电话: 62813581  62839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