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潜伏期较短,平均为1-2天,典型患者表现为突然发病,眼睛出现不适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视力下降症状。
1、眼睛不适症状:部分或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结膜下出血,常见双眼发病,可先后发病,病程一般为1-2周,平均10天。大多数患者在4日后症状减轻,但病程较长者可达一个月,表现为眼红、眼痛、异物感、刺激症状、畏光等,伴有结膜下片状出血、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结膜滤泡、结膜有黏性分泌物、耳前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2、视力下降: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假膜,偶发角膜并发症,表现为角膜上皮多发性点状剥脱,严重者上皮细胞下及实质浅层混浊,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部分患者临床症状重,病程较长,反复。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传播途径:
一般都是以接触传播为主,所以患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需要及时做好隔离措施,才可以降低传染的几率。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通常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本病传染性比较强,而且发病率比较高,传播比较快,如果不小心接触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患者,可能会导致直接传染。另外接触患者使用的生活用品,比如洗脸毛巾、脸盆等,接触患者摸过的东西,比如门把、生产工具、娱乐玩具等,都有可能会导致传染。
在接触到传染源之后,一般潜伏期比较短,通常在2小时左右即会出现眼睛发红,刺痛、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等症状,而且会出现眼睑水肿、结膜下出血等情况,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导致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并且出现压痛的症状。
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使用抗病毒的滴眼液进行治疗,比如盐酸羟苄唑滴眼液、利巴韦林滴眼液等,在治疗期间还要严格做好患者的隔离措施,病人接触的物品也要用酒精擦拭消毒或者煮沸消毒。